当前位置:高考无忧 > 大学排名 > 大学排名 > 正文

本科院校培养院士排名 中国科学院大学排名

更新:2023年04月24日 15:19 高考无忧

今天,高考无忧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本科院校培养院士排名 中国科学院大学排名,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和家长,一起来看看吧!
本科院校培养院士排名 中国科学院大学排名

中国科学院大学排名

中国科学院大学2022年在全国本科院校排名第16位,本省大学排名第4位。

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是一所以科教融合为办学模式、研究生教育为办学主体、精英化本科教育为办学特色的创新型大学。

国科大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和现代化的教学条件。国科大共有、共享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资源,文献情报中心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和电子文献,同时学生也可在中国科学院各分院、各研究所以及国科大雁栖湖校区、玉泉路校区的图书馆,使用各类资源和服务。

截至2021年12月,国科大有在学本科生1640名;在学研究生57375名,其中博士生占近51.3%;在学外国留学生1808人,其中外国博士生1144人,外国博士生在学数量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师资队伍:

截至2021年12月,国科大有专任教师3155人(含院士191人),其中两院院士191人;各培养单位在岗研究生指导教师1288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7537人(含中国科学院院士23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0人)。

以上内容参考: 中国科学院大学官网――学校简介

全国医学院校排名大全


本科院校培养院士排名 中国科学院大学排名

1、上海中医药大学

学校创办于1956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首批建立的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学校位于浦东新区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地处张江科学城核心板块,占地500余亩。

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三个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均取得A+的优秀成绩,是全国中医院校中唯一取得3个A+的高校。

学校有14个学院、部、中心,8所附属医院,23个研究所;国家重点学科6个(含培育2个),“双一流”建设学科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38个;教职员工近1300人,包括3名两院院士,2名国医大师,2名全国名中医,69名上海市名中医,700多名高级专家和教授。

2、重庆医科大学

重庆医科大学创建于1956年,由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分迁来渝组建而成,原名重庆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教育部、重庆市《部市战略合作协议》确定学校为重点建设大学。

据2019年10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袁家岗和缙云2个校区,校园总面积2650亩,其中缙云校区占地2100余亩;设有研究生院和21个学院(系),34个本科专业。

全日制在校学生25760人,其中研究生5740人,本科生19310人,留学生710人;教师总数2220人;有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3、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前身天津医学院建于1951年。1984年6月,以天津医学专科学校为基础建立天津第二医学院。

1993年,天津市市委、市*决定天津医学院与天津第二医学院合并组建天津医科大学,同年12月得到国家教委批准。1996年,学校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2017年9月,学校入围首批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

4、中国药科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多科性重点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中国*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医药院校。

5、成都中医药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6年,是在周恩来等中国*和中国国家*集体的关怀下,经国务院批准建立;199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成都中医学院更为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年6月,四川生殖卫生学院、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并入成都中医药大学。

学校占地面积1800亩,开设有19个学院,37个本科专业;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8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

学校师资力量最强的大学有哪些?


本科院校培养院士排名 中国科学院大学排名

菜鸟来谈谈吧,欢迎大家关注菜鸟!*^O^*

菜鸟也整理了一些数据,可能和实际还是有些 出入, 可能 不太全, 不过有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觉得数据有问题的, 可以直接不看。 仅供参考!

一、我国高校人数最多的大学

这是菜鸟整理的 人数最多的高校, 因为学生人数多,就造成 高校的老师就比较多。 以数取胜,虽然有点胜之不武,不过看看也是可以的。

二、从师资数量来看师资力量

纯粹以 数量取胜, 确实有点不妥。不过菜鸟先放出来这个表,大家可以看看。因为 师资数量 的变化比较快,菜鸟能整理成这个样子已经不错了,大家可以看看,也 没必要 非要较真到底有多少老师。

三、从院士数量来看高校师资力量

这是菜鸟整理的排名前十高校的 院士 数量,这是按院士的全职量来算的。说真的,如果真按院士数量来说, 中国科学院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的院士数量绝对很多,不过按这个表来看,可能考虑的因素比较多,大家看看就行了。

四、从高校人才储备来看师资力量

这是菜鸟整理的按 高校高端人才储备量来 整理的表格。这个表格里面的院士有全职有*的,不知道其真实的情况是怎么样的,但菜鸟就目前搜集整理的资料来看,菜鸟只能做到这么多了。所以, 大家看看就行,太较真那菜鸟也没有办法,仅供参考!

在国内高等教育机构的实力评价中,我们总会考虑到这所高校的师资力量,一般综合实力强的大学,其师资力量一般也是比较强的,将清华大学山东大学之间的师资力量进行比较的话,显然清华大学的师资力量更加雄厚。

按照目前高等教育的发展实践来看,国内各大高校的师资力量排名如何呢?对于这个问题,显然依然如同高校综合实力的排名,也存在一定争议。但是面对当前高校的师资力量现状,笔者认为虽然高校师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能体现出高校的综合实力,但这种体现率并非绝对的,也就是说高校的综合实力排名并不意味着高校的师资力量“一定”会更强。

我们先来看看高校师资力量的排名

从以上排名来看,显然教师师资力量方面并非像学校综合实力的排名一样,我们注意到教师师资力量排名前三位的,分别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而国内实力最顶尖的清华大学仅仅排名全国第9位,显然其师资力量与高校的综合实力并不是绝对匹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这所高校的师资力量排名全国第一位,显然对于这所大学的争议性并不大。提到这所大学绝对能算得上国内顶尖大学,拥有中科院作为后盾,入选九校联盟、世界“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等,该校在成立的第二年就入选全国重点大学,成为全国高校中的先例,这也足以证明中科大的绝对实力。

截至目前, 中科大共拥有2154名教师,副教授级以上的教师拥有1501人,占比达到了69.69%,可见其教师质量优胜,同时教师队伍中,拥有两院院士55人,在全国各大高校中排名全国第四名,仅次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占比2.56%;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7人,排在全国前列,拥有国家杰出青年学者115人,占据全国三位,仅次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占比5.4%。

综合目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教师队伍建设现状, 虽然每部分优秀人才的数量并不占优势,但是教师队伍建设的质量还是比较高的,与其他大学相比仍然拥有比较强的优势。

南京大学

这所大学拥有非常强的发展 历史 ,曾经的国立中央大学位居全亚洲第一位,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骄傲。虽然如今的南京大学经历了院系调整,与之前的学校实力难以相匹敌,但在我国高校圈内仍然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截至目前, 南京大学共有32位两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4人,国外科学院院士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95人,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9人,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09人, 81人担任150余种国际SCI(E)学术期刊编委会成员,其中21人担任主编或副主编。

综合目前南京大学的发展现状来看, 南京大学的师资力量依然能属于国内顶尖水平的,虽然南京大学在近年来的发展中经常出现高水平教授出走,但这类教师也只能算是少数,并不能占据主流,依然不能不能改变南京大学师资力量在我国高校圈内的地位。

北京大学

说到北京大学,显然我们不用做过多的介绍,这所大学绝对是国内最顶尖的大学,他的综合实力也得到了 社会 的普遍认可,其实力强大也与学校师资力量有着紧密的关系。

截至目前, 北京大学拥有教职工21183人,专任教师7317人,其中两院院士95人,占比为1.3%,数量排名全国第二位,仅次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发展中国家院士25人,占比为0.35%;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37人,占比为3.3%;教育部长江学者231人,占比为3.16%。

综合目前北京大学的师资力量来看, 显然也绝对称得上国内高校中的顶尖水平。这所大学在多数国家人才计划中,入选数量也都是国内数一数二的,虽然师资力量上排名比较低,仅仅只是因为其教师队伍太过庞大而已。

虽然这三所大学能排名全国前三甲,但是笔者认为在国内高校师资力量的排名上,其实我们还忽略了一所实力非常强劲的大学,这所大学无论是学校的综合实力,还是教师的数量与质量上,他都能堪称国内一流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 该校是我国第一所研究生院,在我国研究生培养方面具有很强的实力,尤其是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方面,创造了国内多项 历史 记录。虽然学校起步比较晚,但是这所大学在国内高校圈内的地位却很高,而且也已经创造了很好的培养成就。

截至目前, 中国科学院大学拥有专任教师3000余名,其中两院院士240人,位居全国第一位,博士生导师达到了6600余名,国家杰出青年学者860余名,教育部长江学者43人等。同时,中国科学院大学已经培养出了 108名两院院士。

按照目前我国高校的发展实践来看, 拥有较强师资力量的学校还有很多,他们不仅在学校知名度、综合实力方面表现优异,而且在学校师资力量方面也同样具备相当强的实力,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

在我的高等院校中,师资力量最为强大的大学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其次,还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国防 科技 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 科技 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天津大学等。

除此之外,中央 财经 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大学厦门大学等院校师资力量绝对强大。

我们评价一所大学的师资力量是从这所大学拥有两院院士的人数,以及拥有国家杰出青年,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等方面,对高层次人数人才的规模进行评价的。以上这些大学,在拥有高端人才以及两院院士人数等方面,在我国的高等院校中,具有绝对的整体优势。

1北大

2清华

3上海交大

4哈工大

5南京大学

6武汉大学

7天津大学

8国防科大

9华北师范大学

10中央音乐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应该排名第一!

师资力量有太多的指标进行评审,科研量,教师职称,学历等等。师资力量在目前来说就等同于吸收粉丝的标准,博取眼球的平台,是可以成为学校引以为傲的标准。

但是学校里面的师资力量存在的重点在于服务于学生多少呢?学生在毕业的时候能够依靠学校的名气获得前五年的优势。但是从真正大学存在的意义,还在教书育人。

希望具备强大师资力量的学校能够从全方位培养出配比的生源,也能为国家建设培养出品质出众,素质精良,道德高尚的学生!而不要把师资力量成为炫耀的标志!!!

北大、清华、人大、复旦、中科大等等老牌强校就不说了,大家都知道。着重为你介绍一下 西湖大学

这个学校很多人可能都没听说过,因为它是2018年才成立的。它是国内第一所民办高精尖大学,是由马化腾、王建林等捐赠,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南方 科技 大学校长陈十一等科学家发起筹建的。学校师资力量也相当雄厚,92%的教师来自海外著名高校。虽然18年才成立,不过西湖大学是业内公认的未来极有可能超越清华和北大的高校,西湖大学的未来值得期待。

中国科学院大学,没有之一

中国所有985211学校的师资力量都强!而且这种强是国家专业评估的!

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会想当然地认为,肯定是清华、北大啊!其实还真的不是。

国内师资力量最强的高校,这里列出几所隐藏大BOSS.

第一位: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学校位于北京,是一所以科教融合为办学模式、研究生教育为办学主体、精英化本科教育为办学特色的创新型大学。

截至2020年8月,国科大有专任教师3090名,其中两院院士176人;各培养单位在岗研究生指导教师1125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6786人(含中国科学院院士23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5人)。

截至2019年12月,国科大有在学本科生 1625 名;在学研究生 5.17万名 ,其中博士生占52%;在学外国留学生1734人,来自96个国家,其中外国博士生1055人,外国博士生数量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这阵容,就想问:还有谁?

第二位:中国 社会 科学院大学,简称中国社科大,位于北京房山,属于中国 社会 科学院;以中国 社会 科学院研究生院为基础,整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本科教育及部分研究生教育资源而组建。

学校特色培养方式包括“师徒制”指导模式,设立本科生学业导师,每位导师指导2-5名学生;“本-硕-博”一体化培养。学校现有博士生导师757名、硕士生导师1132名。

第三位:国防 科技 大学,总部位于湖南长沙,2017年,中央军委决策,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防信息学院、西安通信学院、电子工程学院,以及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为基础,重建国防 科技 大学,并将军委装备发展部第63研究所划归国防 科技 大学,归军委建制领导。

军事院校的特殊性,不多解释,仔细去看看目前的新的庞大的国防 科技 大学,你就会知道它的师资力量该有多牛!而且,这所高校的教师,除了专家、教授,不乏将军、大校和现役的中低级军事主官。

第四位:中国 科技 大学,位于安徽合肥,同样是隶属于中国科学院。某种意义上,其实它和国科大是师资共享的。

除了上述四所高校,还有两所高校,师资力量也是强大的惊人:中央党校、国防大学,当因为这两所高校,不面向高中生招生,这里不多做讲述。这两所高校,一般的教授啥的,还真不见得能在这里上的了课啊。

除了上述六所高校以外,才能轮得到大家通常比较熟悉的清华、北大、浙大、南大、上交等国内985高校。所以,说到师资力量最强大,这些高校还真的排不到前边。

中国10大医学院排名


本科院校培养院士排名 中国科学院大学排名
一、首都医科大学
学科实力雄厚,在北方地区总体评价很不错,实力不逊于很多211高校。首医的附属医院很多,而且每个都很牛很有名,现有20所临床医学院暨附属医院,包括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等等。

二、协和医学院
协和医学院是国内最顶尖的医科大学,与中国医学科学院院校一体,科研实力雄厚,被誉为中国医学殿堂。学校一直以来都是坚持小规模招生、高层次培养、高质量输出,所以每年的本科招生一般就在一两百人左右而已。与清华大学实行紧密合作办学,同时使用“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作为第二名称,学校仍为独立法人单位。
三、北京大学医学部
北京大学医学部是国内一流的医学院校,毕业后颁发的是北京大学的学位证和毕业证,含金量自然不用多说,个别学科上跟协和医学院不分伯仲。现有6家附属医院、4家共建医院和14家教学医院。
四、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源自以前的上海医科大学,在我国医学界十分有名,实力很强。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杜克大学医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等海外知名院校建立了院际关系,开展在读医学生的互换实习等活动。现有附属医院11所。设有本科专业9个:临床医学(八年制)、临床医学(五年制)、临床医学(六年制)、基础医学、法医学、预防医学、公共事业管理、药学、护理学。
五、浙江大学医学院
原为浙江医科大学,并入浙江大学之后,对医学的投入很大,医学院发展势头强劲,排名上升非常快。如今实力也在不断提升,已经不输湘雅、同济,拥有7家附属医院。
六、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中国老牌医学院之一,原为同济医科大学,合并之后实力反而不如以前了,公共卫生学院在国内排名第一,实力相当强。如今拥有3所直属附属医院和10所非直属附属医院。
七、上海交大医学院
上海交大医学院学科综合实力稳居国内前列,其中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在教育部公布的《学位学科评估高校排名结果》中本专业排名第一位。如今拥有两个校区(重庆南路校区、闵行校区),23个学院和13所附属医院。
八、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
全国门类最全、规模最大的医科大学,在西南地区首屈一指。口腔医学院是华西的招牌,也是中国第一个口腔专科医院,现在拥有4所附属医院。
九、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华南地区首屈一指的医科院校,无论是教学、科研、临床方面,在广东属于一位难求的好学校,师资雄厚,和清华北大也是有得一拼的。现有附属医学7所。本科招生的专业有:临床医学(八年制)、临床医学(五年制)、法医学、临床医学 (眼科视光学方向)(五年制)、麻醉学(五年制)、医学影像学(五年制)、医学检验(五年制)、康复治疗学、生物医学工程等。
十、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久负盛名的老牌医科院校,素有“北协和,南湘雅”之称。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4个学科ESI(基本科学指标)排名居全球前1%。拥有6所学院,5所直属附属医院和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以及24个临床教学基地。

中科院大学排名

中国科学院大学2022年在全国本科院校排名第16位,本省大学排名第4位。

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是一所以科教融合为办学模式、研究生教育为办学主体、精英化本科教育为办学特色的创新型大学。

国科大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和现代化的教学条件。国科大共有、共享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资源,文献情报中心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和电子文献,同时学生也可在中国科学院各分院、各研究所以及国科大雁栖湖校区、玉泉路校区的图书馆,使用各类资源和服务。

截至2021年12月,国科大有在学本科生1640名;在学研究生57375名,其中博士生占近51.3%;在学外国留学生1808人,其中外国博士生1144人,外国博士生在学数量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师资队伍:

截至2021年12月,国科大有专任教师3155人(含院士191人),其中两院院士191人;各培养单位在岗研究生指导教师1288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7537人(含中国科学院院士23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0人)。

中国科学院(英文名称: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简称中科院)成立于1949年11月,为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科学技术最高咨询机构、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

中国科学院提出了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构想,先后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创新2020”、《“率先行动”计划暨全面深化改革纲要》,提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创新促进发展,科技引领未来》《创新2050:科学技术与中国的未来》《科技发展新态势与面向2020年的战略选择》等战略研究报告。

据2021年11月中国科学院官网显示,全院共拥有11个分院、100多家科研院所、3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上海市共建上海科技大学)、130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68个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20个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承担30余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行,正式职工6.9万余人,在学研究生7.9万余人;建成了完整的自然科学学科体系,物理、化学、材料科学、数学、环境与生态学、地球科学等学科整体水平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一些领域方向也具备了进入世界第一方阵的良好态势。在解决关系国家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已成为不可替代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一批科学家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发挥了关键和中坚作用,并作为我国科技界的代表活跃在国际科技前沿

2019年9月,经党中央批准,十九届中央第四轮巡视将对中国科学院党组织开展常规巡视。

以上就是高考无忧整理的本科院校培养院士排名 中国科学院大学排名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高考无忧。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本科院校培养院士排名 中国科学院大学排名”相关推荐

栏目推荐




相关文章

联系我们 - 课程中心
  鲁ICP备18049789号-20

2020高考无忧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警告: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