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无忧 > 教育资讯 > > 正文

家庭教育故事|国外十大名人的家庭教育方法,让我们反思10万+

更新:2020年02月29日 12:22 高考无忧
高考是一个是一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战役。面对高考,考生总是有很多困惑,什么时候开始报名?高考体检对报考专业有什么影响?什么时候填报志愿?怎么填报志愿?等等,为了帮助考生解惑,高考无忧整理了家庭教育故事|国外十大名人的家庭教育方法,让我们反思10万+相关信息,供考生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家庭教育故事|国外十大名人的家庭教育方法,让我们反思10万+

家庭教育故事|国外名人家庭教育方法 在孩子的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就是家庭教育!如何才能教好孩子呢?今天课外辅导网小编整理了国外十大名人的家庭教育方法,值得借鉴!


国外家庭教育故事
(1)马克思:花时间陪伴孩子
马克思非常重视通过游戏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他认为,良好的家庭氛围是教育子女的重要条件。尽管马克思的工作十分繁忙,但他总是挤出间隙时间花在孩子身上。每当晚餐后,马克思就给孩子们讲故事,做纸剪的轮船,还和孩子们一起把“轮船”放在一个大盆里航行。有一次,小女儿爱琳娜正起劲地玩“航海游戏”。父亲用手轻轻搅动盆水,水面顿时“波浪滚滚”,小爱琳娜立即惊慌起来,担心翻船。“别慌,用力吃气,让小船顶着风浪,努力向前!” 女儿在父亲的热情鼓励下,鼓起小嘴,奋力吹气,小船果真顶着“逆浪”摇摇晃晃地继续向前航行。10岁的爱琳娜在家庭游戏的表格中填写道,她最喜欢的座右铭是:“努力向前!”

(2)华盛顿:不撒谎的童年 乔治.华盛顾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奠基人,1789年当选为第一任总统。
华盛顿的父亲是大庄园主,家中有许多果园,果园里长满了果树,但也夹杂着一些杂树。一天,父亲给华盛顿一把斧头,要他把影响果树生长的杂树砍掉,而且他还再三叮嘱儿子,不要伤害一棵果树。在果园里,华盛顿挥动斧子,不停地砍伐杂树,突然,他一不留神,砍倒了一棵苹果树,他又着急,又害怕,生怕被父亲知道。傍晚,父亲来到了果园,尽管他已经知道了这件事,但却装作不知道的样子,故意问:“你没有砍掉果树吧?”听了父亲的问话,华盛顿想了一想,认真地对父亲说:“我不说谎,爸爸,只怪我粗心,我砍倒了一棵苹果树。”对于华盛顿的诚实,父亲感到十分欣慰,他对华盛顿说:“砍掉了苹果树,你该受到批评,但是你没有说谎,我就原谅你了。这是因为,我宁可损失一百棵苹果树,也不愿听你说谎话!”

(3)里根父亲:培养儿童的责任感 1920年,11岁的里根在踢足球时不小心踢碎了邻居家的玻璃,人家索赔12.50美元,闯了大祸的里根向父亲认错后,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他为难地说:“我没钱赔人家。”父亲说:“这12.50美元先借给你,一年后还我。”从此,里根每逢周末、假日便外出辛勤打工,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挣足了12.50美元还给了父亲。里根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4)撒切尔夫人的父亲:培养女儿的独立人格 在1979年5月,撤切尔夫人作为英国女首相搬进举世瞩目的唐宁街10号时说:“我的一切成就都归功于我父亲罗伯茨先生对我的教育培养。”罗伯茨是英国格兰文森小城的一家杂货店主。当撒切尔夫人才5岁时,他就教导女儿:凡事要有自己的主见,用自己的大脑来判断事物的是非,千万不要人云亦云。在日常生活中,罗伯茨着重培养女儿“严谨、准确、注重细节,对正确与错误严格区分”的独立人格。当撒切尔夫人7岁时,罗伯茨带女儿到图书馆去,只允许她看三类书:人物传记、历史和政治书籍。他有意引导女儿日后从事惊天动地的政治生涯。在家里,罗伯茨有意与女儿就各种问题进行辩论,以造就她机智沉着、语言辉煌、充满感染力和穿透力的雄辩艺术。正是罗伯茨对女儿独立人格的培养,才使撒切尔夫人从一个普通的女孩,成为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独霸一方的政治家与“撒切尔主义”的创始人。

(5)盖茨父母:发现孩子的天赋 上世纪七十年代,哈佛的一位教授曾说过:”在计算机学科中成功的几个人里,有一个人,从他在台阶上露面的那天起,你就知道他特别棒,他一定会成功。这个人就是比尔·盖茨。” 比尔·盖茨从小就精力过人,早在婴儿时期就能自己让摇篮晃动起来,从小就极爱思考,一迷上某事就能全身心投入。在比尔很小的时候,家人就隐约感觉到了他的天赋,他们总有意无意地为比尔创造环境与机会。从外祖母循循善诱的启蒙式教育到父母不辞辛苦地为比尔寻找适合他天分发展的社团与学校,无不为比尔天赋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清新的空气,使它能够滋润地生根、开花乃至结果。

(6)奥巴马:育儿心得 奥巴马要求孩子自己整理床铺,自设闹钟,自己起床穿衣服,干家务等,能锻炼和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力、坚韧性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孩子也应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这样就能逐步形成劳动的习惯。奥巴马夫妇的几项育儿心得:
第一,父母要做好子女的榜样。
第二,要让孩子们感觉到被爱。
第三,不要溺爱孩子。
第四,家庭的稳定和传统会给孩子带来的安全感。
第五,立规则同时给孩子们一定通融空间。
第六,孩子要学会为他人着想。
第七,关注孩子的学习,但不强迫死读书。
第八,为两个女儿设立家中纪律,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7)洛克菲勒:奖励比惩罚更有效 洛克菲勒共有5个儿女,家庭财力远非普通人家可比,但他对儿女的日常零用钱却十分“吝啬”,规定儿女们的零用钱因年龄而异:七八岁时每周3角,十一二岁时每周期1元,12岁以上者每周2元,每周发放一次。他还给每个孩子发一个小账本,要他们记清每笔支出的用途,领钱时交他审查。钱账清楚、用途正当的,下周还可递增5分,反之则递减。同时,孩子们能做家务事还可得到报酬,补贴各自的零用。例如,捉到100只苍蝇能得1角,逮住一只耗子得5分,背菜、垛柴、拔草又能得到若干奖励。后来当副总统的二儿子纳尔逊和兴办新工业的三儿子劳伦斯,还主动要求合伙承包全家人擦鞋,皮鞋每双5分,长筒靴1角。当他们十一二岁的时候还合伙养兔子*给医学研究所。

(8)马克吐温:自选式惩罚 在马克吐温的这个家庭里,父母和女儿之间始终保持着一种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关系,洋溢着和睦融洽的气氛。但孩子有了过失,马克·吐温也决不姑息,让她们记住教训,不再重犯。有一次,马克·吐温夫妇想带着孩子到农庄度假,一家人坐在堆满干草的大车上,一路上饱览着美丽的田园风光,这是女儿们向往已久的事了。可是就在大车出发前,不知出了什么差错,大女儿苏西动手把妹妹克拉拉打得哇哇大哭。事后,苏西主动向母亲承认错误,但是按照马克·吐温制定的家规,苏西必须受到惩罚。惩罚的方式还要女儿自己提出来,母亲同意后,就可以施行。苏西提出几种受惩的办法,包括她最不情愿受到的惩罚——不坐干草车旅行。犹豫了老半天,苏西终于下了决心对母亲说:“今天我不坐干草车了,它会让我永远记住,不再重犯今天的错误。”马克·吐温非常理解女儿为自己决定的受罚方式对她究竟有多大的份量,他后来在回忆这件事时说:“并不是我让苏西做这件事的,可想起可怜的苏西失去了坐干草车的机会,至今仍让我感到痛苦——在26年后的今天。”

(9)达芬奇的父亲:充分发展孩子的兴趣 著名画家达芬奇的父亲彼特罗是一位令人称道的好父亲,他培养孩子的信条就是:给孩子最大的自由,让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
6岁那年,达芬奇上学了,他对绘画特别感兴趣。一天,他上课不专心听讲,还给老师画了一幅速写。回家后,达芬奇把速写给父亲看,父亲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夸奖他画得很好,决定培养他在这方面的才华。正是因为父亲如此开明,达芬奇全身心投入到自己喜爱的绘画中,甚至敢专门画画恐吓老爸。一次,他花了一个月时间,在盾牌上画了一个两眼冒火、鼻孔生烟,看起来十分可怕的女妖头。为了把父亲吓一跳,他还关紧窗户,只让一缕光线照到女妖头的脸上。后来,父亲一进家就被盾牌上的画吓坏了,可是等达芬奇哈哈大笑地解释完,他竟然也没有责备儿子。16岁那年,父亲把达芬奇带到画家维罗奇奥那里学画画。在维罗奇奥的指导下,达芬奇刻苦学习,掌握了很多绘画技巧,终于成为一代大画家。

(10)列夫托尔斯泰:用鹅毛笔为孩子读物描图
俄国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十分注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他常常抽时间给孩子们讲故事、绘画,回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托尔斯泰从不给孩子强行灌输知识,而是根据孩子们的爱好和兴趣为他们服务。有一段时间,孩子们对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作品很感兴趣,托尔斯泰就一本又一本地讲给他们听。后来,他发现《环球旅游80天》这本书没有插图,为了帮助孩子们理解故事情节,他竟然每天晚上用鹅毛笔亲自为该书描制插图。托尔斯泰的时间是宝贵的,但是他认为,把时间花在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方面是值得的。


内容来源网络,课外辅导网编辑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阅读。以上就是高考无忧为大家带来的家庭教育故事|国外十大名人的家庭教育方法,让我们反思10万+,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家庭教育故事|国外十大名人的家庭教育方法,让我们反思10万+”相关推荐

栏目推荐




相关文章

联系我们 - 课程中心
  鲁ICP备18049789号-20

2020高考无忧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警告: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