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无忧 > 高职高专 > 高职院校 > 正文

大学如何分类

更新:2024年05月23日 09:49 高考无忧

今天高考无忧小编整理了大学如何分类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大学如何分类

大学如何分类


大学如何分类

一类:


一类就是重点大学,包括211院校和部属院校。一类重点大学一般是指一本线招生的大学,但是现在有不少学校是一些专业按照一本招生,一些按照二本招生,很难界定是一本大学还是二本大学,但是211工程大学全部都是一本大学,也是大家所说的全国重点大学。


二类:


二类就是普通院校,二类本就是普通本科,即录取分数线高过普本线的学校,三类本就是民办的高校一般比二本线低50,60左右,也有的专业高过普本线。


三类:


三类学校就是三本本科,就是一些民办高校、独立院校、中外合作的院校,为的是学校创收,和专科二批一样,国家不为三类本投资一分钱,所以三类本收费较高。独立院校、中外合作的院校的三本的学位证和一二本都是一样的。


大学分类简称:


大学被分为高职和本科。高职呢就是大专,大专里面分为公办和民办,建议读大专选公办。学制三年,主要为国家培养技术人才,动力能力的人才。本科分为一批、二批,还有重点大学,985,211都属于重点大学。本科培养的是有研究能力的人才。

高职一类二类三类有什么区别


大学如何分类

高职1类2类3类的区别:第一类是高专,专科院校分为两种,一种是本科附属的专科学院,另一类是后面有高等专科字样的,但是他们跟相对应的大学是挂钩的,所以也能够享受与本科生类似的待遇。第二类是公办高职。第三类是民办高职。

目前,我国的专科院校分为高职和高专两类。广义上讲,高职教育其实不仅包括专科,也包括应用型本科。但目前的高职教育,基本上是专科教育层次,所以与大专容易混为一谈。但实践中二者之间的区别也是越来越小,相互趋同,高职和高专(大专)会经常放在一起讲。

办学类型上的区别:

一般情况下,高职院校主要以职业类教育为主,高专院校以普通类教育为主。

但由于历史原因、现实情况,有些院校虽以高专名义出现,但也慢慢转向以职业类教育为主。比如,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虽未更名高职,但选择的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和办学类型。

考研报志愿时怎么区分1类和2类院校


大学如何分类 考生填报志愿要按录取批次顺序选报,艺术院校(专业)本科专业、军事院校、武警部队院校、招收国防生的院校(专业)、公安类院校、体育院校(专业)、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专业、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外交学院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参加提前批次录取;其他本科院校分别参加本科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录取;艺术类高职在本科之后录取;最后进行其他高职(专科)(以下简称专科批次)录取。
填报志愿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填报参加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及艺术类高职录取院校的志愿,网上填报志愿时间为5月12日8时至17日24时。第二次填报专科批次录取院校的志愿,网上填报时间为7月28日8时至7月29日24时。
志愿栏目按录取批次顺序设置,考生填报志愿学校的顺序及数目如下:
提前批次可选报两个顺序志愿学校;
本科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可在本批内各选报四所学校:第一志愿一所学校,第二志愿为平行志愿,包含A、B、C三所学校;
艺术类高职可选报两个顺序志愿学校。
专科批次可选报四个顺序志愿学校。
以上每个志愿学校可选报五个专业,并填报是否服从专业调剂。
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及专科批次的正式志愿录取结束时,如高等学校计划未完成,根据情况将重新征集考生志愿。每批次征集志愿可选报三所平行志愿学校,每个志愿学校可选报三个专业,并填报是否服从专业调剂。
录取时,对顺序志愿(本科批次的第一志愿,提前批次、艺术类高职及专科批次的各个志愿)按照“志愿优先,从高分到低分”的原则进行录取。对选报同一志愿学校的考生按招生学校确定的调档比例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投档,一志愿录取结束后再进行二志愿录取。
对平行志愿(本科批次的第二志愿、征集志愿,专科批次的征集志愿)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录取。对同一科类批次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按分数从高分到低分排序进行投档,每个考生投档时,根据考生所填报平行志愿从A到C学校的志愿顺序,投档到排序在前且有计划余额的学校。平行志愿投档时各学校的调档比例统一为100%,相同分数的考生符合同一所学校投档条件时同时投档。各批次的平行志愿实行一轮投档。
对于参加本科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和专科批次录取的高等学校均实行“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录取体制。即:在同批最低控制分数线以上,由学校确定具体调档比例,一般在学校招生计划数的120%以内(平行志愿投档时各学校的调档比例统一为100%),录取考生与否及所录取专业由学校决定,并负责对未录取考生的解释及其他遗留问题的处理。高等学校要妥善处理好考生志愿与分数之间的关系。招生学校不得拒收符合本校录取条件的非第一志愿考生,但对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的要求,由学校确定,遗留问题由学校负责处理;当考生德智体美、高考总成绩及相关科目成绩大体相当时,招生学校不得退掉第一志愿的考生而要求录取非第一志愿的考生。市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实行必要的监督和服务。
上述志愿录取政策应当已经对吕女士的问题进行了回答。但是我相信很多初次接触高考的家长对这些“政策条文”也还是云里雾里的不太清楚,我再把要点和经验讲一下,通过举例尽量讲得通俗明白一些:
1. 三个本科批次的一志愿和二志愿在录取的时候是先后两次投档。一志愿在前,二志愿在后。一志愿是主打志愿,二志愿是补救志愿。一志愿投档录取完之后,再进行二志愿的投档和录取。
2.一志愿只能填报一所大学,按照“志愿优先,从高分到低分”原则录取,投档比例在120%以内。例如某高校一批次招生计划是100人,投档比例确定为115%。高招办会将所有填报该学校的上线(一本线)考生按照分数大排队,选择前115名考生向该高校投档(第115名考生的高考成绩就是该校的投档线),由高校进行分专业录取。如果严格按照招生计划不扩招,将必然有15名考生不能录取被退档。一志愿的录取过程中不会考虑二志愿考生。
3.二志愿可以填报A、B、C三所院校。二志愿是平行志愿,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录取,投档比例为100%。二志愿的录取是在一志愿录取结束之后进行,一志愿录取了的考生将不能再参加二志愿的录取。高招办会将所有一志愿没有能够录取的落榜或者退档考生按照分数从高到低大排队,将所有二志愿考生“过”一遍,例如上一位考生580分“过”完之后,轮到某一位579分的考生,顺序“过”这位考生填报的二志愿A、B、C三个学校,按照顺序其分数够上哪所就投档哪所,全都够不上则落榜退档到下一个批次。由于投档比例是100%,投档后不存在因为分数原因退档的考生(不排除个别因为身体或者其他特殊原因退档的情况)。另外二志愿学校是一志愿挑剩下的,考生对专业要求的期望值不可过高,不服从调剂的情况难免退档。
4.由于第一志愿录取在前,第二志愿录取在后,所以首先录满的肯定是层次高的好学校,到二志愿录取的时候,还有空位的学校肯定是层次相对低的学校(或者是个别有意预留部分二志愿名额的高层次学校)。因此填报的二志愿学校必须要与第一志愿学校拉开一定的梯度,选择录取分数比一志愿学校低的学校。一般来说,高考分数排名越好的考生,在一志愿和二志愿之间越容易拉开分数梯度。至于分数梯度多大,则要具体分析,这里“学问”大了,本文讲不清楚。分数就在一本线附近的考生,在其一志愿和二志愿之间实际上已经无法拉开梯度了,只能在二志愿硬着头皮选择三所往年录取分压一本线的学校。
5.由于二志愿填报的三所学校是按照A、B、C顺序依次投档,所以这三所学校也应当拉开适当的梯度(一个比一个低),但二志愿A、B、C之间的梯度可以不用太大,但是要有一个大原则,就是这三所院校必须都是招收二志愿的院校(否则你填报的学校将成为“废志愿”)。在这个大原则下2A可以填报得适当高一些(碰碰运气);2B应当填报与你的一志愿落榜成绩最适合的学校;2C可以填报确保你不会从本批次出局的“保底学校”。
6.一批次志愿填报还要注意另外一个原则,就是一批次填报的任何学校(含专业)都应当是比二批次志愿更喜欢上的学校(含专业)。举例说明,某考生最心仪的学校是首经贸,由于首经贸在一批次和二批次都招生,所以他一批次和二批次一志愿都填报了首经贸。心里想的是,万一一批次首经贸落榜,二批次首经贸总可以接住。这个想法没错,可是他在一批次二志愿填报了北建工、北方工大和北京信息科技大三所大学。结果他从一批次一志愿首经贸落榜,被一批次二志愿C北京信息科技大录取。他没有机会再被二批次一志愿的首经贸录取了。像他这种情况,正确的填报是一批次二志愿宁可空缺。
7.本科和专科各批次的正式志愿录取结束时,如高等学校计划未完成,根据情况将重新征集考生志愿,简称补录。关于哪些学校有过补录?从哪里能找到这些信息?最好的办法是找海淀区的一届考生家长借一本海淀区高招办编印的《普通高考资料与信息》,俗称“区薄本”那上面有2008年以前的补录学校信息。2009年一批次补录信息可以参考晨雾2009年7月12日转贴的文章《7月13日开始北京09高招录取第一批次补报志愿》,文章中有相关数据的链接。但是这些都是过去的数据仅供参考,2010年的补录学校数据需要在一批次正式志愿录取结束后才能在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公布,时间大约在7月12-13日。公布之后一般要求在12小时内网上填报。
8.上面说了那么多,关于一志愿与二志愿之间关系最重要的一条千万记住:一志愿是最最最重要的,最好“一炮命中”。我用了三个“最”来形容一志愿的重要性,就是说,后面的所有志愿,包括补录志愿,都是人家“挑剩下”。那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虽然填报的时候需要认真,但是最好不要让二志愿用上才好。

以上,就是高考无忧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大学如何分类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大学如何分类”相关推荐

栏目推荐




相关文章

联系我们 - 课程中心
  鲁ICP备18049789号-20

2020高考无忧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警告: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