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无忧 > 教育资讯 > > 正文

北京2019高考地方性加分或仅保留少数民族一类

更新:2021年01月05日 06:54 高考无忧
高考是一个是一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战役。面对高考,考生总是有很多困惑,什么时候开始报名?高考体检对报考专业有什么影响?什么时候填报志愿?怎么填报志愿?等等,为了帮助考生解惑,高考无忧整理了北京2019高考地方性加分或仅保留少数民族一类相关信息,供考生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北京2019高考地方性加分或仅保留少数民族一类

17日,教育部公布的《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后,北京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昨日(18日)透露,2021年北京市高考加分政策会在2021年1月底之前上报教育部,审批通过后会在适当时机公布。

对于《意见》中提到的取消奥赛、体特生等6项加分的要求,昨日(18日)部分北京市教师、校长及教育机构相关负责人均向新京报记者表示,该政策符合为学生减负、真正培养特长的需求,且不会对学生应试及机构教育产生过大影响。

新政:市三好、市优干加分或取消

根据《意见》,2021年1月1日起将取消的全国性加分为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突出事迹者、奥赛获奖者、科技类竞赛获奖者、体育特长生等5项,地方性加分中的体育、艺术、科技、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也将取消。

此前获得相应奖项、名次、称号的考生加分资格将由其生源所在地的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研究决定。

近日,北京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北京市2021年高考加分政策正在研究中,将在2021年1月底前报送教育部审批,通过后会在适当时间公布,具体细则均在研究中,但公示办法和内容会按照教育部规定执行。

据了解,今年北京加分照顾考生共有19类,其中地方性加分包括三类,若2021年取消市三好、市优干后,仅剩“少数民族”一类。今年北京共有11282人获高考加分,以上三类考生9600余人,占所有加分考生的85%。

按教育部意见,2021年北京市在公示加分照顾对象时,有可能在目前的考生区县、学校、考生号、姓名和照顾类型基础上,增加性别、相关佐证材料、审核单位以及审核人员名单等信息。

反响:早有心理预期影响不大

《意见》公布后,便有高考考生家长表示加分变动比较大,但赞成取消,“本来就不该加分”。

近日有北京市某重点高中物理老师分析称,取消奥赛等获奖加分对于学生备考心理影响不大,“早有心理准备”,他说,在多年前便已听说该项加分可能取消,所以学生和教师都不会过于关注此事。

该教师认为,该政策若真正实行,避免了学生为加分而盲目参加比赛,反而有利于学生培养出真正的兴趣,“实际上减轻了学生负担”。

另一所重点高中的校长同样认为,该项政策调整不会带来太大影响,“体特、艺术生都会有其他出口。”他说,例如大学自主招生和综合评价中,都会考虑这些方面。

“考生们会认为自己的机会反而增加了。”近日,赵晓林院长分析,取消各类加分的政策使得考生们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对绝大部分考生来说意味着高考的公平性得到了进一步保证。

对教育培训机构来说,该政策的影响“无伤大局”,赵晓林表示,竞赛、艺体等只是这些机构课程体系里的一小部分,但专门做竞赛培训的机构则可能面临战略上的转型,压力会比较大。

调查

七成受访者:加分项“过多过滥”

调查名称:21世纪教育研究院《关于高考加分政策意见的网络调查报告》

调查对象:9791名网友

71.57%的受访者认为现行高考加分项目“偏多”及“过多过滥”。

61.12%受访者认为应减少加分。

47.31%的受访者认为应保留少数民族加分政策,但仅限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区”。

以上就是高考无忧为大家带来的北京2019高考地方性加分或仅保留少数民族一类,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北京2019高考地方性加分或仅保留少数民族一类”相关推荐

栏目推荐




相关文章

联系我们 - 课程中心
  鲁ICP备18049789号-20

2020高考无忧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警告: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