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无忧 > 教育资讯 > > 正文

抑郁症新发现

更新:2020年05月08日 22:05 高考无忧
高考是一个是一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战役。面对高考,考生总是有很多困惑,什么时候开始报名?高考体检对报考专业有什么影响?什么时候填报志愿?怎么填报志愿?等等,为了帮助考生解惑,高考无忧整理了抑郁症新发现相关信息,供考生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抑郁症新发现

  英国利兹大学的心理学家们最近对1319名16岁到51岁的英国人进行了调查研究,其中1.2%的人被证实常常沉溺于网络。研究发现,这些“网瘾”重的人花费大量时间用于浏览各种网站、在线社交或在线玩游戏,长久的自我封闭导致其社会活动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退化,患上抑郁症的可能性比一般人大大增加。负责这项研究的利兹大学教授卡特里奥纳?莫里森说:“人们怀疑,现在很多抑郁症患者很可能与沉迷网络有关,我们的研究证实了这种怀疑,过度沉迷网络会严重影响人的心理健康。”



  美国:睡眠足可降低青少年患抑郁症风险


  记者高原: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充足的睡眠可以帮助青少年降低患抑郁症的风险,且有助防止他们产生自杀的念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在《睡眠》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对15000余名青少年及其家长进行了调查研究,以了解这些青少年的睡眠时间与患抑郁症风险间的关系。


  研究表明,与每晚睡8小时的青少年相比,每晚睡眠时间经常只有5小时或更少的青少年罹患抑郁症的风险要高71%,产生自杀念头的几率要高48%。此外,与入睡时间在晚10点或更早的青少年相比,经常半夜12点以后睡觉的青少年患抑郁症的几率要高24%,产生自杀念头的几率要高20%。 研究人员指出,早睡能保证青少年有足够的睡眠时间,而足够的睡眠可以起到预防和治疗抑郁症的效果。


  中国:运动防治抑郁症,选项需“对症”


  运动有利于心理健康,但盲目运动不科学。 职业心理咨询师职冬娜说,人的心理状况、精神状况和身体状况是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医学研究发现,运动能使人身体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使运动者血液中产生一种让人欢快的物质——内啡肽。   最近,美国医学研究人员通过对1799名男女18年的观察,又一次证实长期坚持积极、大运动量的体育锻炼者患抑郁症的危险明显低于不运动者。


  人在不同情绪状态下会适应不同的运动,职冬娜给出建议:


  情绪状态一:焦虑   


  对应运动:慢跑、瑜伽、游泳。


  焦虑是以反复出现的忧郁不安等为特征的一种情绪状态,还会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情况,比如心慌、出汗、心跳加速等。在这种状态下最好做一些能让身心舒缓,帮助我们静下来的运动项目。慢跑、瑜伽、游泳都是不错的选择。  


  情绪状态二:紧张   


  对应运动:足球、篮球、排球。


  这些项目场上形势多变,紧张激烈,只有冷静沉着地应对,才能取得优势。若能经常在这种激烈场合中接受考验,遇事就不会过于紧张,更不会惊惶失措,从而给工作和学习带来好处。


  情绪状态三:低落   


  对应运动:快速跑、网球。   


  过于复杂的运动项目常使抑郁者感到难以进入状态从而更加悲观自责。所以,当你感到抑郁时,最好选择简单、易于操作、有一定强度的运动,这有利于帮助你转移注意力,走出抑郁的困扰。愤怒时可以做一些消耗性的体育运动,负性的能量宣泄掉了,愤怒自然也就消失了。


以上就是高考无忧为大家带来的抑郁症新发现,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抑郁症新发现”相关推荐

栏目推荐




相关文章

联系我们 - 课程中心
  鲁ICP备18049789号-20

2020高考无忧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警告: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